腮腺血管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口腔颌面部脉管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复制链接]

1#

口腔颌面部脉管性疾病是一种先天性病变,诊断名词及分类方法众多,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不一。任何单一的影像学检查常不足以提供足够的诊断信息,常需要采用不同的影像学方法进行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血管造影、CT、MRI和超声等。影像学医师应与临床医师密切配合,利于做出准确诊断并指导临床治疗。

(一)普通放射学

X线平片对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有限,但可用于观察脉管性疾病造成的骨反应性改变,如骨外形增大、变形、骨质密度减低、骨皮质增厚、骨质破坏等。颌骨动静脉畸形在X线片上可表现为骨髓腔间隙扩大,骨小梁消失,呈肥皂泡样多房性骨质密度减低区,病变区的牙根可有吸收,下颌病变的下颌可用于观察较大的血管性病变对气道的影响,并可观察静脉石形成。血管畸形局部瘤腔造影有助于观察病变的部位、范围及主要引流静脉也可用于局部栓塞治疗。

图4-1-1右下颌骨动静脉畸形

右下颌骨体部骨小梁结构紊乱,呈"蜂窝”状,病变边界不清,右侧下颌管边缘模糊

(二)血管造影

血管造影对于显示脉管性病变的供血、回流血管具有重要意义,在骨及软组织混合性脉管畸形诊断中是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可显示病变范围、观察主要供血动脉,这种供血动脉可来自患侧或对侧。高流速脉管畸形,如动静脉畸形可通过术前血管造影了解供血动脉情况,并进行栓塞治疗。

(三)CT

有研究表明,1%的血管瘤和34%的脉管畸形可伴有骨质改变,高流速的脉管畸形可有骨质破坏和骨质密度改变,因此对于骨内的高流速脉管畸形的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CT检查对于骨质改变的观察和脉管畸形的诊断和治疗设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CT平片上,脉管畸形多与肌肉组织密度相当或较低,密度不均匀(图4-1-2),病变边界清楚或不清楚,增强扫描病变密度增高,边界可变得更加清晰,形态不规则,X线密度不均匀。CT对静脉石及骨质破坏的观察优于MRI,但金属充填及修复体可造成伪影,影响病变的观察。

图4-1-2右腮腺区脉管畸形

右腮腺表面可见脉管畸形病变密度与周围肌肉组织相当,密度不均匀,边界清楚,形态不规则。

(四)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对软组织的分辨率优于CT,可直接获得任意方向的断层图像,脉管性病变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因此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与CT相比,MRI可更加清晰地显示血管性病变,明确病变范围,可观察病变与周围肌肉组织、筋膜层次及血管的关系。对于病变突入胸腔或侵及骨组织等超声检查无法观察的情况,MRI可以很好地显示。对病变大小和形态所提供的三维影像学信息优于CT重建图像,脂肪抑制加权像和增强后的L加权像可较好地显示病变。

不同的脉管畸形类型的MRI表现不同。在L加权像上,多数病变信号强度与周围肌肉相似,病变边界不清楚;病变的实体部分在质子像和丁2加权像上信号强度高于肌肉组织,丁2加权像上病变边界可变得清晰,形态多不规则,信号强度不均匀(图4-1-3);流空现象与病变的血液动力学性质有关。在Gd-DTPA增强的I加权像上,病变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多为高信号。

图4-1-3左上颌血管畸形

左上颌可见“蜂窝”状长弓信号病变,病变边界清晰,形态不规则,信号强度不均匀,左上颌骨、左侧鼻腔及左侧翼腭窝受侵犯

磁共振血管成像(MRI)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可提供血流特征、局部组织受累范围等信息,有助于治疗方案的设计和观察治疗效果。二维MRA成像时间短,信噪比低,影像空间分辨力较差。近年有文献报道采用3T高场MRI对面部动静脉畸形病变进行动态三维MRA检查,结合并行成像技术,可清晰地显示病变和供血动脉,并可观察病变的血液动力特征。

(五)超声检查

与其它影像学检査方法相比,超声检查具有无放射性损害、无痛、无创伤、检查迅速等优点,特别是多普勒显像对于血流的观察是其主要优点。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和频谱多普勒超声,可区别静脉和动脉血流,对血流进行定量检测,确定供血动脉,鉴别高流速病变(如增殖性血管瘤、动静脉畸形)和低流速病变(如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见图4-1-4。但超声波无法穿透骨组织,是其主要的缺点。

图4-1-4血管畸形彩色超声表现

4个月男孩,左侧面部血管畸形,可见左侧面部软组织回声不均勺,界限不清,病变内部可见较多血流信号

血管瘤论坛义诊报名中!

成都站:

10月:24号、31号(谢世春医生)

北京站:(魏建医生团队)

10月:31号

正在报名中!!!

血管瘤论坛义诊活动医院组织的长期公益活动,患者可以进行一次免费治疗(免挂号费、免问诊费、免药品费、免治疗费),看见有效果后再选择继续治疗,让患者少花冤枉钱。对于经济困难的患者,血管瘤论坛还可帮助其进行公益筹款求助,切实帮助到患者。

扫描左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