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之吻”您的孩子中招了吗?皮肤血管瘤的识别与治疗什么是皮肤血管瘤?
皮肤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的皮肤真皮或皮下血管异样增生,由大量不规则排列的血管缠结而成。血管瘤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最常见于面、颈部,表现为酒红色或深红色的胎记,常高于皮肤,并富有弹性,发病率至1岁时可高达10~12%。血管瘤并非出生时立即出现,大多数患儿(70-90%)在出生后1~4周发生,80%是单发病灶。
皮肤血管瘤有那些类型?
血管瘤可根据形态大致分为:鲜红斑痣、草莓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根据血管瘤的细胞生物学特点,临床表现、自然衍变及预后不同,血管病变可分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两大类。血管瘤是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所致,包括婴儿血管瘤、先天性血管瘤、化脓性肉芽肿、丛状血管瘤、Kaposi样血管内皮瘤等;而血管畸形是血管发育异常,无内皮细胞增殖,主要来源于静脉,其增长与小儿的生长发育相一致,包括微静脉畸形、静脉畸形、动脉畸形、淋巴管畸形以及混合畸形。
常见血管瘤形态鲜红斑痣
又被称为“天使之吻”,“葡萄酒色斑”或者“毛细血管扩张痣”,从最后一个别称中,我们能看出这种血管病变在新的分类方法中,它并不是血管瘤,而是一种微静脉畸形。出生时即可存在。多发生在颜面,躯干、四肢也可以发生。以形状不规则、边界清楚、压之褐色的红斑或紫红斑为主要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颜色可变深,红斑可变厚甚至表面出现疙瘩样的结节状皮损。可伴发其他血管畸形。
提问者
医生,那下面这个是什么类型的血管瘤呢?
专业解答
这是静脉畸形,即传统分类中的海绵状血管瘤。该型病变可在出生时或者生后数周发生。为单个或者数个大而不规则,富有弹性、质地柔软的表浅灰蓝色或者鲜红色肿块。由于是静脉畸形,可以压缩,类似海绵而得名。好发于头颈部,亦可累及口腔、咽部粘膜等其他部位。
先天性血管瘤
即传统的草莓状血管瘤,常常于生后2~3月内发生。初为针尖到米粒大小红色斑点,常常被家长误认为是蚊虫叮咬的或者刮擦所致。逐渐发展成为鲜红色、质地柔软、境界清楚突出皮肤的肿块,不能压缩,有的表面呈颗粒状形式草莓而得名。在出生后最初几个月生长迅速,后逐渐变缓,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然后缓慢开始消退,70%-90%患者在5~7岁可自行完全消退。因此可等待其自然消退。但由于生长快速、泛发以及发生在重要器官部位的先天性血管瘤需要干预。
提问者
医生,那这些血管瘤都要怎么治疗啊?
皮肤血管瘤的治疗
核医学科应用90Sr-90Y敷贴治疗血管瘤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无痛无创,不留明显瘢痕等优点。其原理是利用核素衰变时会发出β射线,作用在病变部位,产生电离辐射效应,导致病变局部组织细胞出现形态学及功能学改变,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它在皮肤的有效深度大概是3-4mm,一般不会伤害邻近或深部的组织。
皮肤血管瘤的治疗
将敷贴器紧贴血管瘤表面1-3分钟内就完成一次治疗,在门诊即可完成。
治疗效果医师简介
潘卫民主任医师,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核医学科及分子影像中心做访问学者;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十届、十一届全国委员、第十届科普继教学组副组长、第一届分子影像介导精确诊断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六届海南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现任医院核医学科科主任。
擅长核医学影像诊断(SPECT和PET/CT);各类皮肤血管瘤、疤痕增生的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骨质疏松、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色治疗;精通难治性甲亢、甲状腺癌的碘-治疗和骨转移瘤治疗等同位素靶向治疗。
END今天就介绍到这里啦,有需要的宝妈们点击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