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血管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深圳4岁女童背上鼓包医生挖出鸡蛋 [复制链接]

1#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赵鸿飞通讯员张路王苏琦

深圳一名4岁女童的背上鼓起了一个“大包”,医院检查才知道,这个大包是巨大的血管瘤。医院血管外科团队为女童做了全麻切除术,从她的背上挖出了一个“鸡蛋”大的血疙瘩。术后,她恢复良好。

皮肤下面的“瘤子”推着还能动

小希(化名)4岁多了,妈妈最近无意中发现她后背有点肿,一摸竟然摸出个瘤子,已经有“鸡蛋”那么大,推一推还能动。虽然周围皮肤没有发红、发痒,小希也说按上去不疼,但妈妈还是有点慌,赶紧带着她赶到医院急诊科。做了体表包块彩超检查,结果提示右肩部皮下不均质回声团,考虑是“血管瘤”。

随后,妈妈带着小希去看医院血管外科门诊,被收入住院部。

小希入院后,做了病变部位磁共振检查,以便评估病变大小、包膜是否完整、与周围组织关系是否紧密、有无明显相连的血管以及周围神经有无粘连的情况等。

结果显示:右背部肌肉(竖棘肌、菱形肌)可见团块状异常信号影,病变边缘尚可,大小约30mm×18mm×40mm。考虑右侧竖棘肌、菱形肌血管瘤可能。

医院金辉主任医师、高峰主任医师、任昊主任医师带领血管外科团队集体讨论,认为小朋友目前血管瘤比较大,如果不及时处理,随着年龄增长,后面处理会更加困难,而且治疗效果不佳。考虑到小希年龄小,配合差,局麻下手术风险较大,可以开展全麻下右侧背部血管瘤切除术。

任昊主任医师仔细分析磁共振影像,认为血管瘤周围包膜完整,于是提出全麻下仔细分离血管瘤、完整切除血管瘤的方案,术中一旦出血,可以采用硬化剂治疗的备选方案。

征得家属同意后,在麻醉科医生、手术室护士配合下,任昊主任医师主刀,为小希实施了手术。

任医生逐层切开肩背皮肤、皮下及深筋膜,发现肿物已经侵犯到斜方肌、大菱形肌,一个紫蓝色畸形血管团逐渐露出真容,结合术前磁共振及彩超,术中确诊血管瘤。考虑血管瘤包膜较为完整,手术团队成员、麻醉医生、护士良好配合,决定不应用硬化剂,一期完整切除。

“挖”出血管瘤后,医生在底部找到滋养血管,离断结扎,最终完整切除了血管瘤。

术后,小希恢复良好,上肢活动正常。医生叮嘱小希妈妈,要记得定期带着小希随访,每年复查一次超声。

血管“成团”,绝大部分血管瘤可自愈

“血管瘤”并不是真正的肿瘤,只是多以肿块、包块的形式出现,最初就以“血管瘤”来命名这类疾病。随着医学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大部分的血管瘤实际上只是血管错构、发育异常,这些异常的血管成团存在、互相交错,有的甚至与淋巴管也有交错。

血管瘤有很多分类,主要包括:

1、毛细血管瘤:在血管瘤中约占80%,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血管瘤。可分布于全身,相对多发于面颈部,可累及内脏器官。大多数在出生后就可发现。最初多表现为红色小点,就像蚊虫叮咬一样,随后迅速增长扩大成红斑块样改变。据文献报道,80%-90%的毛细血管瘤可以自愈。

2、先天性毛细血管畸形:又称“葡萄酒色斑”或“鲜红斑痣”,俗称“红胎记”,是一种表浅、偏平、边缘不规则的先天性毛细血管畸形。

3、海绵状血管瘤:是由充满血液的血窦和交错沟通的静脉构成的低流量血管畸形。病变多发生于头面部、口腔粘膜、四肢、肝脏、脊柱等部位。

4、先天性动静脉畸形:又称“蔓状血管瘤”,又称先天性动静脉瘘,属于高流量血管畸形的一种,是由小动脉和小静脉相互沟通合成迂回弯曲有搏动性的血管肿块。

此外,还有混合型,即上述病理类型的两者或两者以上同时存在。

血管瘤一般在出生时就已经存在,大部分患者除了外观受影响外没有明显不适,少部分患者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局部疼痛、肿胀、肢体长度不对称,甚至病理性骨折、骨质改变、神经受压迫的疼痛症状等。此外,先天性动静脉畸形的动静脉瘘对人体的危害性较大,发展也比较快,由于受累区域动静脉血混合,供氧条件差,随着病情的发展,后期会出现肤色改变、肤质变薄、难愈性溃烂形成、受累器官肥大和功能受损、心力衰竭等,甚至需要进行截肢。

单纯的药物治疗对血管瘤疗效甚微。除手术治疗外,还可以根据具体的病理类型和疾病部位、严重程度选择放射性核素、激光、硬化剂注射等方式辅助手术治疗。

审读:喻方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