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血管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口吐鲜血rdquo的她 [复制链接]

1#

刚出生不久,

就来到这里治病;

连续15年的坚持,

医患共同努力。

15年来,

对抗的是病情,

结下的是医患友谊。

最近,医院血管瘤科医务人员收到一位患者家属的感谢信后,那历时15年之久的医患感人故事再次浮现。

遭遇:奇怪“胎记”

患者阳阳(化名),出生在年。

她一出生,父母就发现其肩膀上有一块红色“胎记”,医院就诊,经过十几次激光治疗,效果不明显,红色部分反而越长越大。

由于阳阳对“胎记”没有明显不适反应,家人最初并没有当回事。

谁知,

阳阳在8个月大时,

一次嘴角竟有血流出,

多方就诊后,

确诊为血管瘤。

之后,家人带着阳阳四处寻求治疗,但因为药物治疗并不见效、病变位置特殊始终无法手术,效果一直不好。

首次牵手:希望

这时,有人推荐医院血管瘤科就诊。

医院血管瘤科,马玉春主任医师、董长宪主任医师先后接诊,董长宪主任采用自主研发的注射疗法为其治疗。

让阳阳家人高兴的,一是随着治疗的进行,他们惊喜地发现,孩子一天天好转,一天几次的出血止住了!二是这段日子与科室的医护人员朝夕相处,他们各方面提供了无微不至的照顾,心里很温暖。

很快,第一次治疗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阳阳顺利出院。

持续携手:温暖

第一次出院时,董长宪主任就跟阳阳的家人叮嘱,一定要警惕血管瘤的顽固性,要随时保持联系,科室一定会尽全力为孩子治疗。

阳阳长牙时,口腔内畸形血管等也在生长,再次出现出血症状。家人带着阳阳,再次来到血管瘤科治疗。

治疗这类血管畸形类疾病,是遭遇战,更是持久战。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虽然阳阳的每一次发病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但之后却也反复发作。一来二去,家人带着阳阳,先后9医院。

这无疑是一场医患同心的持久战。

医患不懈努力下,医院“放弃治疗”的阳阳得到了接近正常孩子的成长机会,治疗和康复情况一次比一次好。年暑假住院期间,尚在治疗的阳阳收到了重点中学的入学通知。得知阳阳被重点学校录取,董长宪和科室的医务人员们也感到非常高兴。

在这封感谢信里,患者的家人说道:董主任从我们最初相识的一头黑发,到了现在的满头银发。马主任、大看、晓爽、晓楠、*静、林奇、翠田……等等医护人员,你们的名字在我们的通讯录分类是朋友。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专业、严谨、负责的工作精神,积极、认真、热情的工作态度,更感受到了朋友和家人的关心、温暖和关怀。

未来可期:崇敬

今年年初,大型医疗纪录片《中国医生》正式上线。正在紧张学习的阳阳,追这部纪录片也很投入,甚至有点“入魔”。

她,看到了第一集中脑血病专家朱良付对职业的一往情深、对患者的尽心尽责。她,对第八集《希望》中讲到的董长宪主任和血管瘤患儿的故事,感同身受。有些镜头,让她哭得稀里哗啦。

阳阳说,除了感动医生的伟大,更多的是对这个群体的崇敬。

“我们自己亲身经历过就诊的曲折和折磨,特别理解家属的无助,也理解医务人员倾力付出的一份心。我医院,这里医生的技术和医德是最值得敬佩的!”

董长宪

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血管瘤科主任,河南省血管瘤(畸形)诊疗中心主任。

从事血管瘤诊疗近30年,培养了大批血管瘤专业医师及血管瘤专业研究生;逐步探索完善了尿素治疗为主,集手术、介入、药物、激光、光动力、射频消融等为一体的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特色综合治疗体系;尤其擅长疑难复杂血管瘤、卡梅综合征等重症血管瘤的诊疗。发表专业论文多篇,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目前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科研攻关课题2项。

门诊:周一全天、周三上午(门诊东区),周四上午(国际医疗中心)

马玉春

主任医师,医院血管瘤科副主任,河南省血管瘤(畸形)诊疗中心副主任。从事血管瘤诊疗近30年,培养了大批血管瘤专业医师,擅长疑难复杂血管瘤的手术治疗。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目前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科研攻关课题2项。

门诊:周一、二、四、五上午(门诊东区)

来源:河南福音省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