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血管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 [复制链接]

1#
我国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222/5951583.html
先上图,再说话。(所有图片均为原创,点开即可放大)CT定位相

肺窗

纵膈窗

骨窗

冠状位

失状位

三维

CT值

T2WI

T2WI

T1WI

T1WI

DIXF

DIXW

Spcir

病例小结

本次病例年轻男性,入职体检行X线胸片检查,发现右肺尖脊柱旁圆形高密度影,边缘光滑,建议进一步胸部CT检查。而后行胸部CT平扫,发现脊柱右旁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考虑占位性病变。由于临近肋骨骨质结构未见明显受压性改变,病变附近椎间孔未见明显扩大,很难区分病变来源,进而行MRI检查,发现病变与临近神经根关系密切,考虑神经源性肿瘤。

此病变虽未经手术病理证实,但从影像学角度及相关临床征象来分析,神经源性肿瘤的可能性极大。

神经源性肿瘤简述

神经源性肿瘤是最常见的纵隔肿瘤之一,来源于胸腔内神经鞘、自主神经节及副神经节组织。虽然它们临床特点不尽相同,但治疗原则均为手术切除肿瘤。

发病率:纵隔神经源性肿瘤是最常见的纵隔肿瘤之一,占全部纵隔肿瘤的10.0%~34.0%,14岁以下儿童中,神经源性肿瘤占所有纵隔肿瘤的84.8%。综合国内外10组报道共例纵隔肿瘤和囊肿,神经源性肿瘤占21.8%。中医院医院,报道纵隔肿瘤和囊肿共例,其中神经源性肿瘤例,占20.7%。

组织来源: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可来源于胸内任何神经结构。按其细胞来源分为3类:(1)来自神经鞘细胞,如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恶性神经鞘瘤、神经纤维肉瘤。绝大多数成人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属于此类。(2)来源于自主神经节系统,即交感神经链,如神经节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神经节母细胞瘤,这类肿瘤多见于儿童及青年人。(3)来自副神经节系统,如嗜铬细胞瘤和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细胞瘤,临床不多见。

临床表现: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常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相当部分患者系查体时胸部x线摄片偶然发现。常见症状有胸痛,伴或不伴有肩背部放射痛,咳嗽、胸闷、气促亦非罕见。肿瘤较大时可出现各种压迫症状,如喘憋、上腔静脉综合征、霍纳综合征等。肿瘤发生于椎间孔神经根时,瘤体可穿过椎间孔向内外扩展,形成哑铃形肿瘤,往往伴有脊髓压迫症状。

诊断:本病的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多数位于后纵隔脊柱旁沟区,肿瘤边缘光整、界限清楚。肿瘤长期压迫可造成瘤体周围骨质改变,如肋间隙增宽、椎体和肋骨后端出现压迹或破坏,以及椎间孔扩大。位于后纵隔脊柱旁沟的神经源性肿瘤,诊断准确率很高;一旦肿瘤生长较大超出后纵隔或位于中前纵隔,易与其他纵隔肿瘤或肺内病变相混淆。CT可清晰地显示肿瘤轮廓、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和骨质改变,并可通过CT值估计肿瘤的囊实性。MRI可确定椎管内病变,对诊断哑铃形肿瘤有特殊价值。但是,CT或MRI很难明确肿瘤的良恶性。有文献报道,肿瘤大于10.0cm、骨质坏、胸腔积液等表现提示恶性。

CT扫描在准确确定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和范围都不是普通x线可比拟的。且有一定的定性价值,尤其对于巨大的纵隔肿瘤,及x线无法发现的死角区肿瘤,利用CT薄层扫描后三维重建成像可以从不同侧面立体地了解肿瘤与周围重要血管的关系,有助于肿瘤的定性和估计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及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切除率。当然侵害脊椎及神经的利用MRI检查更好。

治疗方法:无论患者有无症状,不论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纵隔神经源性肿瘤一经诊断即需手术切除。哑铃形神经源性肿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肿瘤,术前如不详细检查,摘除纵隔内肿瘤时易造成椎管内出血压迫脊髓。另外,患者有脊髓压迫症状就诊于神经外科时,应注意有无椎管外肿瘤。

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