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初期能治好么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31204/4302316.html来源:金融界
2月19日,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主办的“养正爱心康复公益行科普大会”在石家庄召开。本次大会以“关爱生命、共同行动”为主题,聚焦癌症防治,探索带瘤生存的康复之策。
图为大会现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络病研究与创新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吴以岭教授,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主席史安利,英国卡迪夫大学医学院姜文国教授,医院李晶教授等众多医学界和肿瘤疾病领域专家,以及群众患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齐聚一堂,围绕如何提高癌症患者生存率、肿瘤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进展、中医药在肿瘤防治中发挥的作用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
爱心捐赠万元:推动癌症防治事业的发展
“养正爱心康复公益行项目”捐赠仪式
为了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造福肿瘤患者,“养正爱心康复公益行项目”在会上正式启动并签署战略协议,举行了爱心捐赠仪式。“养正爱心康复公益行项目”向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捐赠万元,用于举行系列爱心公益活动,旨在加强公众对肿瘤疾病的认识和了解,服务临床、服务患者。该项目主任张坚雄在致辞中表示:“‘养正爱心康复公益行项目’将策划和开展科普讲座、肿瘤患者药品援助、关爱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公益项目,以此来推动癌症防治事业的发展,为国家卫生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主席史安利致辞
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主席史安利在致辞中强调,癌症是可以通过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预防和避免,也可以通过正规的治疗而生活得更长更好。我们要把工作重心前移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上来,提升肿瘤防控能力。她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在几千年的防病治病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对今天肿瘤防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该重视中医药的应用,提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理念,进而提高肿瘤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造福广大患者,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科普讲座:共享中医药防治癌症创新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络病研究与创新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吴以岭教授作学术报告
在科普讲座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络病研究与创新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吴以岭教授作题为《身体需要经营,健康需要管理——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与肿瘤防治》的学术报告,吴院士在报告中介绍了络病理论指导探讨肿瘤病机研究,指出中医药在肿瘤治疗方面可发挥改善患者证候、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其中改善患者食欲是改善肿瘤患者证候的关键。常规治疗结合中药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这可能成为癌症患者取得治疗新进展的关键。吴院士在报告中还介绍了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专利中药养正消积胶囊可发挥饿死肿瘤、困死肿瘤、杀死肿瘤的作用,为癌症治疗带来新希望。
英国卡迪夫大学医学院姜文国教授通过线上形式作学术报告
英国卡迪夫大学医学院的姜文国教授以《肿瘤转移的机制与治疗》为主题,就肿瘤转移的机制及中医药在肿瘤防治中的疗效和优势进行了详细解读。姜文国教授指出,养正消积胶囊作为一种广谱抗肿瘤中药,与抗血管新生的靶向药物联合应用后,可降低或延缓这些靶向药耐药性的发生。早期的系列临床研究发现,肿瘤患者在化疗前就开始服用养正消积胶囊,可发挥增效减*的作用,不仅能增加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提高疗效,还能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疲劳症状、食欲降低等化疗副反应。这些研究涉及到胃癌、胰腺癌、肺癌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类型。
医院李晶教授在会上作题为《中医药在防治肿瘤中的作用》的报告,介绍了肿瘤的相关知识,肿瘤形成的原因,历代医家对肿瘤的认识以及中医药防治肿瘤的优势。李晶教授详细介绍了中医药创新成果肿瘤治疗药物养正消积胶囊的临床应用及研究成果,研究显示,在化疗基础上联合养正消积胶囊治疗可增效减*,明显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候,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患者食欲和体重,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活动多样:为患者带来实用防治知识
此次会议还开展了患者故事分享和医患对话、专家义诊等活动。在患者故事分享环节,多名癌症患者讲述了自己治疗过程中的种种经历,以及与癌症共存和博弈的点点滴滴,他们提到中药养正消积胶囊在其治疗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患者积极、乐观、向上的感人故事感染并激励着与会的所有人。
在医患对话环节,医院肿瘤专家针对线上线下参会患者提出的肿瘤防治问题予以详细解答,为患者疾病的防治给予指导。
在专家义诊环节,与会的专家教授为患者开展现场诊断和用药指导,义诊现场患者络绎不绝。“今天收获很多,对中医药治疗癌症有了新的认识,自己也更加有信心能战胜病魔。”一位患者激动地说。
今年的世界癌症日主题是“整合卫生资源,医疗人人共享”。只要对癌症有足够且正确的认识,在癌症防治中整合多方面的医疗资源,尤其是发挥中医药整合调节的优势,一定会开创肿瘤防治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