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血管瘤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王永春婴幼儿血管瘤应避免过度治疗
TUhjnbcbe - 2021/2/17 4:04:00
白癜风如何治疗比较好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517642.html

?

导语:婴幼儿血管瘤究竟应该怎么治?采用什么方法治最合适?本期思俊专访邀请了张强医生集团整复外科首席专家王永春医生,为血管瘤患儿家长解答一些最关心的问题。

作者:思小俊____来源:思俊俱乐部

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平均每一百名婴幼儿中就可能有4-10个血管瘤患儿。虽属良性肿瘤,但由于多发于出生后不久、尚无表达能力的婴幼儿,使得该病在识别、诊治、和照护上给患儿父母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另外,出于对疾病的隐忧甚至恐惧,患儿父母可能会跟随“急病乱求医”的心理,做出对于孩子治疗和康复不利的决定或举措,不但让孩子在治疗过程中饱尝痛苦,甚至会带来一些并发的健康威胁。

那么婴幼儿血管瘤究竟应该怎么治?采用什么方法治最合适?本期思俊专访特邀张强医生集团血管瘤整复外科首席专家王永春医生,为血管瘤患儿家长解答一些最关心的问题:

张强医生集团血管瘤整复外科首席专家王永春

:王医生您好,婴幼儿血管瘤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疾病?它的病因是什么?您可否先简单做一下介绍?

王永春:很多家长发现宝宝出生时或者出生后身上长了个皮肤包块,这些包块可能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最多见的是在脸部。这些包块有单发的,也有多发的;颜色有红的,也有紫的;有的摸上去是平的,有的是鼓起来的;有的长得很快,有的长得很慢,这种包块,就是我们老百姓经常说的血管瘤。

但从医学角度而言,我们首先要排除病灶为血管畸形的可能性;因为血管畸形的诊疗路径与血管瘤大不相同。今天我们首先讨论血管瘤的诊治。

血管瘤的病因目前仍无定论,目前通常认为是在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其控制基因段出现小范围错构,而导致其特定部位组织分化异常,并发展成血管瘤。它通常好发于女宝宝及早产低体重儿身上。

婴幼儿血管瘤常在出生后1-2周内出现,在1岁周内有快速增殖期,多数在1-5年内进入自行消退期,最长消退期可持续至10余岁。得了血管瘤的婴幼儿,其家长往往会因此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是担心恐惧。

:对于这样一种婴幼儿常见疾病,目前的治疗情况如何呢?作为婴幼儿血管瘤患儿的家长,在求医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王永春:首先在这里要特别提醒一些血管瘤患儿的家长:孩子得了血管瘤先不要惊慌害怕,以免因为采用一些没有必要的过度治疗行为,反而影响了患儿健康的恢复。而只要我们采用了合适正确的应对措施,绝大多数的婴幼儿血管瘤都是能够得到满意的疗效的。

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分为保守观察和积极治疗两种,治疗周期也往往从数月到数年不等。而两种治疗方式的适用情况,要视病灶部位、患儿年龄以及皮损大小等情况综合而定。

如果病灶位于重要器官周围,影响器官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功能,甚至危及生命;或者患儿就诊时病灶正处于增殖期,再或者病灶的皮损面积很大,即使在消退后也会有留下明显癫痕的风险。此外,还有极少数婴幼儿血管瘤可能会产生一些严重并发症,如血小板减少或者心衰等,上述几种情形下,都应该首先考虑采用“积极治疗”的措施。

反过来说,如果上述几种情形都不存在,那么保守的“观察治疗”是首先应该考虑的。婴幼儿血管瘤一般具有“自限性”,通常可以分为增殖期、稳定器及消退期3个阶段。在出生后1-2周出现,1-2个月后进入快速增殖期,之后6-12个月停止生长,随后的1-5年进入缓慢的自行消退期。根据相关的医学统计,患儿至5岁时,50%以上的血管瘤会完全消退,9岁时,90%会完全消退。

:那么,您所说的“观察治疗”和积极治疗分别指什么呢?

王永春:“观察治疗”指家长们需要通过观察来了解掌握血管瘤病灶的演变情况。

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定期拍摄病灶照片,存档。然后在这些特定的时段内,对比观察血管瘤的发展是否符合其自然演变规律。若无异常,顺其自然即可,若出现异常,则应及时采用积极干预的治疗方法。

对于有条件的患儿,定期随访B超可以更加精确的掌握病灶的动态变化。这些资料有助于评估病程中不同时期治疗方案的正确性。

而积极治疗的方式就有很多了,目前普遍采用的有药物、注射及激光等治疗手段。

:对于积极治疗的几种方式,它们各自的优劣势在哪里?在选择的时候应该如何做权衡呢?

王永春:药物治疗分为口服药物和外用药物两种,其中口服药物治疗主要适用于增殖迅速、多发性、或伴有并发症等重症血管瘤,它的缺点是药物进入全身循环系统以后存在冲击患儿其他正常器脏系统的风险;

注射治疗是直接将药物注射到血管瘤内部,这种治疗手段使药物直接作用于靶组织内,药物治疗效率高,可以减少药物对于患儿全身系统造成的冲击,但它的缺点是会伴随疼痛等不适体验,以及产生局部溃破坏死等情况。

激光治疗的原理就是利用激光照射靶组织后产生的选择性光热效应,破坏血管瘤的内皮细胞从而达到封闭病灶血管的目的。这种方法能选择性消除瘤变部位畸形的血管网。但缺点是对于深层病灶作用非常有限,且在眼部等敏感又狭小的部位难以施展作用,并且容易因为灼伤皮肤而产生水泡,甚至遗留局部皮肤色素改变及疤痕。

对于血管瘤的治疗,我们主张“适度治疗”,避免“过度治疗”。

至于如何选择各种治疗方法及权衡之间的利弊,我们建议:可以采用保守的“观察治疗”的患儿,就不必选择积极治疗干预,避免让孩子承受不必要的肉体痛苦和副作用风险;必须选择积极治疗的手段时,应该根据病灶的具体特征,综合考虑患儿的治疗受益与可能承受的副作用来决定采用哪一种治疗方法。

当然,这么专业的治疗选择还是交给专业的医生来做决定比较好!

----------------------------------------------------

★点击“阅读原文”链接更多了解思俊俱乐部★

思俊俱乐部

中国首家顶级医生俱乐部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永春婴幼儿血管瘤应避免过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