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城区的余大叔,这几天有点心烦,十年前检查出来的肝血管瘤又大起来了,而且从一个变成了三个,从小小的3cm到了现在的9cm。其实,余大叔心里很清楚如果再不清除掉肝血管瘤,这个“不定时炸弹”很可能会破裂,到时候对自己的生命造成威胁。
五年前,余大叔想清除这个肝血管瘤,需要按照传统的治疗方式采取肝血管瘤切除术,而且只是切除最大的这个,另外两个没法同时处理,另外两个在时间长了以后又会变大的可能。再加上余大叔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等这些基础毛病较多,对于这样的开放式外科手术,让余大叔怕呀,怕自己上了手术台,就没命下来。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拒绝做这个手术。直到余大叔得知我院引进了DSA,肿瘤胸外科的熊学荣副主任在浙一总院的帮扶和支持下,已熟练掌握了血管瘤介入的微创治疗,这才让余大叔下定了做手术的决心。
手术当日,熊学荣副主任在余大叔的股动脉用针穿一个米粒大小的口子,然后通过它操作一根导管至肝血管瘤的供血动脉,通过导管往肝血管瘤注药的同时把血管瘤供血血管栓塞,使肝血管瘤的异常血窦血栓形成机化,从而瘤体缩小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一个小孔就帮我解除了隐藏在身体内十年之久的‘不定时炸弹’,真的是太感谢你们了。”接受完肝脏血管瘤栓塞术的余大叔激动地和熊学荣副主任这样说道。
能够顺利实施这例多发肝血管瘤栓塞术,除了得益于DSA这台脑血管数字造影设备之外,还离不开这几年我院与浙大一院合作办医,在业务、技术等方面的全面提升,让我院肿瘤胸外科的医生团队可以独立开展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肝血管瘤栓塞术等等新技术。这些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我院肝癌患者的治疗手段,而且也填补了我县在这类技术上的空白,让浦江老百姓足不出县享受到了省级优质的医疗资源。
科普小知识肝上为什么会长血管瘤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血库,由无数个小血窦有序地排列而成。当这些血窦因某种原因发生异常变化时,就形成了所谓的“血管瘤”。肝血管瘤的病因目前还没有完全明确,先天性血管窦发育异常可能是大多数肝血管瘤发生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大部分肝血管瘤发生在女性身上,故肝血管瘤的发生与女性激素也有一定关系。
肝血管瘤一般没有明显症状,仅表现为肝内占位性病变。不过,当瘤体较大时就会对周围组织和器官产生推挤和压迫。若压迫胃和十二指肠,可出现消化道症状;压迫肝脏,则引起肝功能异常;部分会向上压迫肺部,导致顽固性咳嗽,这种情况容易被误诊为肺部疾病。尤其当较大的肝血管瘤受外力碰撞时,可破裂出血;另有巨大血管瘤可自行破裂,发生腹腔大出血,威胁生命。
熊学荣副主任介绍,绝大多数肝血管瘤不需要治疗,但复查不可少。每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肝脏B超就可以了。如有下列异常情况时,需要尽早治疗:有肝炎史,瘤体较小,无法与小肝癌相鉴别;瘤体较大(直径大于5厘米)、发展速度快、已导致明显不适(如腹胀、腹痛)或肝功能受损;巨大肝血管瘤影响肝功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和低纤维蛋白原血症;长在肝脏表面,与膈肌、腹壁粘连,有高度出血风险的。
血管瘤通过药物治疗几乎无效,传统的方法是外科手术,但肝脏手术风险大,术后恢复时间长,对身体创伤比较大。近年来,肝血管瘤的介入微创治疗已成为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它具有风险低、创伤小、对肝功能影响小、住院天数短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