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大师声音感受人文情怀
讲座详情
讲座主题
中国历史上,大象是如何逐渐退却的?
讲座时间
年8月15日14:00-15:30
主讲嘉宾
王利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主办方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人文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爱学堂
内容简介
纵观整个中国文明史,自然界从来不曾缺席。漫长的历史不但持续演绎着人与人之间的故事,同时还持续演绎着人与其它物种之间的故事。“人象之战”和“人进象退”就是其中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大象的退却是人类活动改变自然环境和中国文明空间展开的一个历史缩影。
根据考古学和古生物学的发现与研究,远古时代中国野象(包括栖息于气候寒冷地区的猛犸象和历史文献所载主要栖息于气候暖湿地区的亚洲象)的分布区域相当广泛,种群数量亦甚可观。殷墟、三星堆等许多考古学文化遗址中的实物发现证明:直到全新世高温期末期(夏商时代),*河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都有象群活动,众多大象在山林草泽之中徜徉觅食。《孟子·滕文公下》称:西周初期,“(周公)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大象似乎已经逐渐退出了中原地区,此后历史文献偶尔记载大象越过淮河。唐宋时期,江淮之间还时有大象出没,而长江以南仍为野象渊薮。元明以后,野象进一步向南退却,而在南方诸省区又经历了逐渐从东向西退却的过程,最终仅残存于云南边陲地区。
大象逐渐退却的背后,既有自然力量的驱动(例如气候变化),更有人类活动的影响,与狩猎生产、森林砍伐特别是农区拓殖紧密相关。事实上,数千年来,随着中国先民干预和改造自然环境的空间持续扩大、力度不断加强,从中国大地上逐渐退却的野生动物,并不只是最近突然成为“明星动物”的大象,还有众多鸟类、兽类、鱼类、爬行类野生动物,例如孔雀、犀牛、熊猫、鹿(特别是麋鹿)、虎、狼、鳄、豚……其中不少种类已成濒危、珍稀物种,有的甚至早已完全灭绝。这种令人遗憾的变化,是文明历史发展的负面后果之一,也是自然生态变迁(特别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重要标志之一。以大象为典型的众多动物的历史故事中,隐藏着成千上万年来中华大地人与自然关系演变的许多细节与奥秘,不仅提示了自然环境变迁的长期过程和驱动机制,而且呈现出文明空间开拓的历史进程与先后梯次,有许多重要历史问题值得探研和省思。本期“学堂开讲啦”特邀南开大学王利华教授做客直播间,为您讲述中国历史上大象逐渐退却的故事。
主讲嘉宾
王利华,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环境史及生态文明基础理论研究,现受聘南开大学杰出教授岗位,担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中国史)成员。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中央宣传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人才、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等。曾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等。曾兼任东亚环境史学会(AEAEH)主席,主持创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扫码观看
爱学堂
百度APP
搜狐文化
bilibili
学堂开讲啦
“学堂开讲啦”是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人文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爱学堂联合创办,以清华、北大等国内顶尖高校的专家学者为主讲嘉宾,面向中小学生群体的通识教育平台,旨在帮助孩子们开拓视野,激发兴趣,培养和提升未来时代所必需的综合素养。
编辑
刘昱杰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推荐7周年丨共筑中国教育梦服务教育现代化
清华附小互联网学校,帮助更多孩子与附小同上一堂课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人文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人民日报客户端丨清华赋能以高标准探索未来学校先行示范的龙华路径5G时代学习进化论赋能公立教育服务国家战略
爱学堂创立于年,依托清华基础教育资源与现代教育技术,致力于打造K12智慧教育解决方案,提供从个人到学校再到区域的创新教育服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