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在一次体检的时候,发现肝上有异物,医生诊断为肝囊肿,并告知李先生问题不大,定期复查只要不增长就不必担心,但李先生却不放心认为医生在隐瞒病情,医院,甚至去北京看病。其实肝囊肿是很常见的良性局部病灶,既不是肿瘤,也不会恶化为肝癌,一般不用管,只有长得太大影响到功能才需要手术,但李先生还是非常担心。
而另一位患者,林先生是肝硬化患者,可是忙于事业却忘了定期复查,两年前一颗不1公分的肿块现在已经5公分大了,医师诊断是肝癌,更不幸的是,由于肿瘤长进血管里去,已经错过可以手术切除的*金时机。
肝脏长东西不要惊慌,恶性几率并不高随着医学技术,尤其是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很多人在做腹部检查时会发现肝脏长了一个或者一些东西,这让人很担心,平白无故多出来的东西,会不会是肿瘤呢?其实肝脏长东西,并不一定是肿瘤,也可能是一些非肿瘤性的病灶;即便是肿瘤,也有良性和恶性的区别,这其中只有少部分属于恶性肿瘤,形成癌症,这部分才需要进一步诊断、治疗。
临床上大多数患者发现肝上多出来东西,通过问诊、身体检查、抽血检验、影像学等检查,就可基本诊断出大部分的肝肿瘤。而需要使用到肝穿刺活检进行病理检查的患者,通常是高度怀疑为恶性肿瘤,而且其他检查都无法确认的少数患者。
良性肝病几乎没有致命性,肝囊肿基本不会伤害肝功能肝囊肿是最常见的良性肝病,其中人群中有2%-18%的人都有可能有肝囊肿,男女皆可能发生,而且年龄增加发病率也会提高,多数病人是在成年后才长出肝囊肿。所以一般单位进行体检,30岁以上的人群有不少都可能发现有肝囊肿。
但实际上,绝大部分肝囊肿患者没有什么症状,只有少数有大型、突出表面的肝囊肿患者可能因囊肿内出血、感染、甚至破裂而出现症状。大多数患者是可以与肝囊肿一辈子和平共存的,既不会伤害肝功能,也不需要特别的治疗。
大部分肝囊肿患者,只有少数几个囊肿,但有少数病人,有多囊性肝病的情况,数目可达数十甚至数百颗,其中部分患者会因为囊肿较多而转变为慢性肝病,这时候就可能出现肝功能障碍,所以多囊性肝病患者必须做好定期复查工作。
在超声波下,肝囊肿看起来像是一个黑色、有着一层薄壁的病灶,CT上看起来则是呈现较周围肝组织黯淡的病灶,即使注射了显影剂,也没有显影变亮的迹象;但在核磁共振扫描下,肝囊肿看起来非常亮,像是一个小灯泡,这是一个很具诊断性的特征。
血管瘤最常见的肝肿瘤肝部的血管瘤也比较常见,每人中,就可能有一个人有肝血管瘤,幸运的是,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血管瘤好发于女性,几乎没有临床症状,所以大部分肝血管瘤都是在做体检或者腹部影像学检查的时候意外发现的。
当然也有少部分患者会有右上腹部疼痛等症状,这类疼痛多发生于大型血管瘤或肿瘤位置靠近肝脏表面,或血管瘤内部出血、发生了肿瘤内血管栓塞的患者,这些病人需要立即接受治疗。
肝部的血管瘤是没法靠抽血检验诊断的,必须利用影像学检查才行,其中最简单也最有效的诊断方式就是腹部的超声波,而腹部彩超也疾病是体检的必备项目了。大部分的肝血管瘤在超声波检查时看起来比较亮,诊断上并不困难,如果超声波确实无法清楚判断,可以通过CT或者核磁共振来判断评估。
进行加强CT检查会注射显影剂,此时血管瘤会由周边开始向肿瘤中心显影亮起来,而核磁共振检查中,血管瘤因血液水分丰富,看起来也是会比较亮。
肝脓肿是病原感染造成肝脓肿是肝脏被病原侵入造成,一颗一颗的脓肿看起来有点像肿瘤。它的病原两大类,分别为细菌感染与阿米巴原虫感染,细菌感染的菌种大多来自于肠道、腹腔等处;阿米巴原虫感染,则多是源于患者不慎吃进原虫囊孢而感染。
临床上,肝脓肿患者常出现右上腹疼痛、明显发烧、畏寒、疲惫、食欲不振、贫血等症状,身体检查可发现右上腹明显压痛,血液检查否有白血球上升及肝功能异常。
肝脓肿可能一处、可能多处,初期肝脓肿在超声波检查时的确会与肿瘤难以区分,但随着肝脓肿逐渐化脓液化,在影像检查中会更好区分了。
在CT检查中,打显影剂后,脓肿周边就会显影出来,但脓肿中心不会有显影,这是肝脓肿的影像学特征。此外,超声波检查还可以帮助定位,施以引流术将脓液引流至体外,帮助愈合。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跟肿瘤相似,不易区分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好发于女性,主要是由肝细胞、血管细胞、胆管细胞及炎性细胞所形成的,临床上绝大部分的局部结节性增生患者也几乎无症状,得靠影像学检查才能发现。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因在肿瘤中心,常形成结疤性组织,所以在影像上,会形成类似车轮状,这种特征,在CT影像下尤为明显。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在临床上表现与其它肝肿瘤有不少相似之处,不容易鉴别诊断,有时需要肝穿刺才能确诊。由于局部结节性增生极少有转为恶性肿瘤的病例,因此只要定期复查,观察是否有迅速长大就可以预防。
肝腺瘤应尽快切除,如果破裂可能致命肝腺瘤这种良性肿瘤好发于年轻至中年女性,特别是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或有些特殊先天性肝脏糖质代谢异常病患者。肝腺瘤轻则有时腹痛,重则破裂造成严重出血性腹膜炎、甚至休克,会有生命危险,所以不能大意。
肝腺瘤因含有较多脂质,在超声波影像上,呈现的是较亮型态的肿瘤,在CT影像上,肝腺瘤大部分呈现低密度肿瘤型态,但偶尔可见内部出血或钙化特征。
治疗上,绝大多数大型肝腺瘤在被确诊后,会建议尽快将之切除,主要是因其容易破裂、有大量出血的致死风险,且部分肝腺瘤有转为肝癌可能性,积极治疗有其必要性。除非是有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且肝腺瘤体积较小的患者,可考虑先停药、观察一阵子后,如果肿瘤未见缩小再决定是否切除。
除了以上肝上可能出现的良性肿物外,有时候还会发现一些其他的良性病灶,比如肝内钙化点、局部脂肪化区域等,这些不属于肝肿瘤,临床上也无特别症状,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复查,如果没有变化,即可放心。
此外,小型肝内胆管结石,多半没什么症状,也是有定时的复查就可以。但如果肝内胆管结石较大,造成胆管阻塞、或曾有反复胆管炎发作,则必须考虑手术治疗或取石术治疗。
肝癌发病高与肝炎相关,甲胎蛋白有助早期诊断我们常说的肝癌其实全名为肝细胞癌,主要与肝癌危险因素在我国较为常见有关,比如乙型和丙型肝炎患者或者携带者,以及肝硬化等。小型肝癌在初期通常没什么症状,甚至有些患者还自觉体力比一般人都好,但随着肿瘤增长,病人可能出现倦怠、胃口变差、右上腹痛、体重减轻或*疸等征兆。由于肝癌逐渐长大,有少数人甚至直到肚子鼓起一颗圆圆硬硬的肿瘤,发现不对劲才来就医。
在抽血检查时,肝癌患者可能有甲胎蛋白的增高、肝功能改变、或者胆红素上升等现象,但这些都不足以诊断肝癌,还是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来确诊,其中超声波检查是诊断肝癌最方便、最实用且诊断率高的方法之一。
在超声波检查下,85%肝癌病人同时会有肝硬化状态;而在CT检查中,由于肝癌本身由肝动脉供血且血管丰富,所以在未打显影剂前,虽然是低密度肿瘤,显影后肿瘤则很快地变亮,但到了血液流至肝门脉的时候,肝脏本身会变亮,肝癌则再度变暗。这种三阶段变化的特殊表现,正是诊断肝癌最具特征的影像。
在治疗上,肝癌最重要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能有较佳的预后,特别是有病*性肝炎或肝硬化的高危人群,更应定期就医,千万不要拿忙碌做借口,可能就像前面林先生那样,耽误了自己的健康。
胆管癌需早期发现才有好存活率,早期预防是关键胆管癌是肝癌外最常见的原发性肝恶性肿瘤。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皮肤痒、右上腹痛、*疸、胆管炎等病症。此外,食欲不振、体力变差、体重下降,也是胆管癌患者可能会有的表现。
在超声波影像上,常可见到患者有局部胆管因肿瘤阻塞而扩张、扭曲,或是在胆管异常处的源头有着不规则型态的肿瘤。
而CT与核磁共振检查,除了可看到胆管肿瘤、胆管变粗外,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肿瘤是否有淋巴转移或侵犯至其它器官。
在治疗上,胆管癌主要靠手术切除,尽可能把病灶切除干净,至于化学与放射治疗,目前疗效有限。研究发现,可以手术治疗的胆管癌,患者五年存活率约有25%,但无法经由手术切除的患者,其两年存活率不到1%,所以唯有早期发现才有好的存活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