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血管瘤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马文辉教授专题柴胡剂类方的临床应用1
TUhjnbcbe - 2022/7/4 18:26:00
北京中医医院荨麻疹 http://m.39.net/pf/a_9159439.html

“柴胡剂”是指含有柴胡的一类方剂。《伤寒杂病论》中含柴胡的方剂分为三类:用量为半斤(八两)的大剂量类,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去半夏加瓜蒌根汤;用量为四两的中剂量类,如柴胡桂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用量为二两的小剂量类,如柴胡加芒硝汤。

“柴胡证”是指柴胡“药证”,而非小柴胡汤证;“柴胡证”包括小柴胡汤证。《伤寒论》中含柴胡的最小方剂是四逆散,由柴胡、枳实、芍药、甘草四药组成,由于叙证太简,无法明确柴胡证是什么。从小柴胡汤证中可以捋出“柴胡证”。

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柴胡半斤,*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烦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瓜蒌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从第96条可以看出,小柴胡汤中除柴胡、甘草两味药不能去外,其他药如*芩、人参、生姜、半夏、大枣都可以去掉。小柴胡汤的四个主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半夏、生姜治呕,*芩除烦,人参、大枣主治默默不欲饮食。“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应该是柴胡证。而且出现“往来寒热”用大量,仅见“胸胁苦满”用中、小量。

柴胡剂的煎服法: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煮、煎、熬是不一样的。去渣再煎是浓缩法,充分调和,作用协调。

一、小柴胡汤

《伤寒论》第37、96、97、98、99、、、、、、、、、、、条共计18条,《金匮要略》有2条:“诸*,腹满而呕者,宜柴胡汤。”“产妇郁冒……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

(一)主证

1.发热特点为往来寒热。往来寒热与发热恶寒需要鉴别,发热恶寒是寒、热并见,齐作齐休。发热是他觉征,恶寒是自觉症,麻*汤证的发热恶寒就是这种类型。寒热同时并见,病人自觉怕冷,别人摸着烫手;往来寒热是寒、热不同时并见,一会儿热,一会儿冷,发热、恶寒都是自觉症状,同时发热还是他觉症状,临床上没有又发热又恶寒的自觉症状同时出现。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发热与恶寒往来出现的“间歇热”,多提示有“感染”。根据发热特点可以来区分不同的方证,我们都知道,有一些发热,用发汗退热解表的方法,虽然能暂时降温,旋即又起。特异性的发热特征是区分不同方证的重要依据。

2.胃肠症状食欲不振(默默不欲饮食)、恶心、呕吐(心烦喜呕、呕而发热、呕不能食)。需要与葛根汤(藿香正气)、葛根加半夏汤、桂枝汤作鉴别。

3.胸胁症状胸胁苦满、胸闷、胁痛、胁下硬满、胸满胁痛是一种全身性间叶系统免疫性炎症的表现,是“柴胡证”的特异性指征。

4.一般症状口苦、咽干、目眩,手足温而渴。

5.舌脉弦数、弦细、沉紧、浮细、迟、浮、弱,舌苔薄白、薄*。(二)禁忌

第98条“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不准与之,食谷者哕”。此为五苓散证。

第条“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阳明证以及三阴证不可使用柴胡剂。

(三)对“但见一证便是”的理解

第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其“一证”是指“往来寒热”或“胸胁苦满”,不是小柴胡汤证中“四证”之一。有“往来寒热”或“胸胁苦满”之一,就可使用“柴胡剂”,即含有柴胡的方剂。

从第96、99、、、、、、、、等可以看出,“一证”就是“柴胡证”的特异证“往来寒热”或“胸胁苦满”。既是主观症状,也是客观体征(腹诊)。不仅仅是小柴胡汤证,而是所有含柴胡的柴胡剂“药证”。

(四)鉴别

与葛根汤证第99条:“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与五苓散证第98条:“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不准与之,食谷者哕。”

调胃承气汤证第条:“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桂枝汤证第12条“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第53、54条“时发热、自汗出”,发热、恶寒都是自觉症状,但小柴胡汤证程度重,而且没有“自汗出”。此证是妇女更年期的常见证侯,需要与“热入血室”的小柴胡汤鉴别。(五)小柴胡汤是否“发汗剂”?与解表剂有什么不同?

第条,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第条,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第条,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此处的“外”是否是“表”,为什么仲景不说“表”。

第条,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桂枝和营解表,麻*发汗解表,葛根汤解肌发表,柴胡发汗解热。柴胡半斤(八两)克,有明显的发汗解热作用。白虎汤、承气汤都有解热作用,就连四逆汤、真武汤也有解热作用。由此,解热与解表是两个概念。发汗与解表同样不是一个概念,喝汤可以发汗,捂被子也可以发汗,但不是解表。发汗是方法,解热是功效,解表是治法。

第条,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

太阳、柴胡证并举,柴胡证肯定不是太阳证,在仲景的概念里,太阳与表证是互用的。

(六)小柴胡汤是否“和解剂”?

“和解”一词的来历“和解”始见于金人成无己《伤寒明理论》,“伤寒邪气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外不内,半表半里,既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用,是当和解则可矣”。这是和解法和和解剂的最早含义。

《伤寒论》中的“和”法第条,“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多次提到桂枝汤调和营卫。小柴胡汤之下从未言及“和解”;第条“胃和则愈”,用调胃承气汤“和胃气”;第29条“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第70条“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第条“若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忽令致大泄下”;第、、条“小承气汤和之”,另外,“津液自和”“脉阴阳自和”。

后世的“和法”如戴北山在《广温疫论》所说:“寒热并用之为和,补泻合剂之为和,表里双解之为和,平其亢厉之为和”。即寒热并用、补泻兼施、上下同治、升降共济,以调和错综复杂的矛盾,我们的“协调疗法”即取其意。

(七)半表半里的概念

少阳主半表半里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第条说:“病有在表者,有在里者,有在表里之间者。此邪气在表里之间,为之半表半里证。……今邪在半表半里之间,未有定处,是以寒热往来也。”半在里、半在外仅就小柴胡汤证而言。其他条文没有明确的表述,但有“表里证”的提法。成无己对第条少阳中风注解说:“邪在少阳,为半表半里”;第条少阳伤寒“邪客少阳,为半在表,半在里”:第条“邪在表里之间”。成无己发展和丰富了《伤寒论》的病位观,提出了“半表半里”的概念,但把小柴胡汤、少阳病、半表半里三者进行“固化”,对等看待,也是有问题的。

半在里,半在表《伤寒论》中的半在里是指什么?可以肯定的说,指的就是“肝、胆、胰”等消化管外的、与胃肠道密切相关的脏腑器官;半在表又指什么呢?躯壳之内,脏腑之外的“焦膜”系统,相对于表而言,是里,相当于里而言,又是表,包裹在脏腑之外,所以称为半在表。《伤寒论》中这个部位具体叫做“少阳”。在年三部六病论坛上,我发表的论文“《伤寒论》的三部六位体用观”一文中明确提出,《伤寒论》是三个部(系统),六个位(子系统)的概念。

“枢”的概念《内经》说:少阳为三阳之枢,少阴为三阴之枢。陈亦人说小柴胡汤“和解枢机”,病机是枢机不利。柴胡升清透邪,*芩清热泻火,半夏、生姜降逆和胃,所谓“辛开苦降”,人参、甘草、大枣甘温益气养营血。小柴胡汤服药后有3种反应,发汗、利小便、通大便。但是,小柴胡汤既非发汗剂,又非利水剂,更非攻下剂。第条“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溅然汗出而解”。《内经》中“开*门,洁净腑,祛陈蒢”,就是发汗、利小便、通大便。枢机不利包括水液代谢、淋巴循环、营养代谢诸多系统,中医古人把它称为“三焦”。刘渡舟说:“小柴胡汤擅开肝胆之郁,故能推动气机而使六腑通畅,五脏安和,阴阳平和,气血调谐,故其功甚捷,而其治又甚妙。故无麻、桂而能发汗,无硝、*而能通便,无苓、术而能利水,无常山、草果而能治疟。所谓不迹其性,而独治其因,郁开气活,其病可愈。”所以说,半表半里部,又可称为枢部,负责机体的阴阳、气血、营卫、津液、痰水的升降出入。

“中”的概念“中”在中医里是一个内涵明确,意义固定的概念。理中汤、建中汤、调中汤、补中益气汤等,就是指中焦脾胃。如果重新定义容易造成混淆,故本人不主张用“中”来命名半表半里。

(八)小柴胡汤证的形成机制

原文: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97)

诠释:小柴胡汤证出现里部病证的机制。“嘿嘿不欲饮食,腹痛,呕吐”为脏腑相连,相互影响之故,皆为越部证。

(九)小柴胡汤重证

原文: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诠释:本证从表现看,既表且里,又阴又阳。通过仲景详细辨证为:非表非里,非阴非阳。此为半在里半在外,寒热错杂,虚实并见。治疗采用协调疗法,方用小柴胡汤。阳微结就是少阳病“柴胡证”,包括小柴胡汤证、大柴胡汤证、柴胡桂枝干姜汤证、柴胡桂枝汤证等。“阳结”就是第条大陷胸汤的“结胸证”。阴结又叫“脏结”,病在少阴心肾。如第条:“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但寒不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是指少阴病四逆汤证,如第“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独阴,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肤润者,难治。”第条:“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脏结,死。”第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十)小柴胡汤功用

原文: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澉然汗出而解。

诠释:小柴胡汤通过对半表半里的协调,能使上焦胸腔气机通畅,水道通调,津液下达,胃气调和,营卫和谐,从而起到对周身表里上下的协调。小柴胡汤的协调整体即源于此。

(十一)服小柴胡汤后病欲解的途径

1.溅然汗出而解

原文: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诠释:邪在半表半里,服柴胡汤后,邪从表而解。

2.得屎而解

原文:……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诠释:小柴胡汤证,病势入里,而出现不大便等阳明病,服柴胡汤后,邪从里走,得屎而解。

3.小便频数而解

原文: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诠释:邪在半表半里,从小便而走。

(十二)小柴胡汤的适应证

1.三部证相合

原文: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99)

2.热入血室

原文: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3.里部病证

原文: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诠释:“腹中急痛”多为平滑肌痉挛的小建中汤证,占98%。小柴胡汤证为肠道淋巴管、乳糜池不通所致。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呕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潮热者,实也,宜先服小柴胡汤以解外。()

4.差后余邪未尽

原文: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

诠释:伤寒病后期,病不了了,80%形成寒热错杂之小柴胡汤证,参第、、条,“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为服小柴胡汤后的效应而非治法。

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37)

(十三)临床应用

外感热病病*引起的流感、肺炎、腮腺炎等,只要见到柴胡证即可用。

小儿病退热解热,《苏沈良方》(宋)往来寒热、伤寒瘥后更发热、身热、潮热。

肝胆病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硬化腹水、阿米巴性肝脓疡(加鸦胆子)。

外科淋巴结核(加海藻、昆布、牡蛎),乳疮(重者合小金丹,轻者合桃红四物汤)。

妇科热入血室、情志不遂引起的胸胁胀满。

(十四)“柴胡竭肝阴”说

叶天士提出温病忌发汗、利小便,提示肝阴虚的情况下禁用柴胡,并非肝胆疾病均不能用。《伤寒论求是》认为,即使是肝阴损伤,在用养肝阴方剂中少佐柴胡以调肝,不但不会竭肝阴,还可以提高疗效。竭肝阴说是针对发汗、利小便而言。现代研究证明,柴胡皂苷具有保护肝细胞膜,退*的作用,可以提高小白鼠机体免疫系统。日本研究证明,其可以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糖原,改善高脂血症,调节抗体产生系统,促进肝细胞再生,抗炎症,抗变态反应,抑制实验性肝损害。

(十五)小柴胡汤的不良反应

日本小柴胡汤事件,证明小柴胡汤具有导致间质性肺炎、溶血等不良反应,全面禁止小柴胡汤的临床使用。这就进一步提醒我们,要重新审视小柴胡汤“只有诊断之误,而无治疗之错”的说法。

协调方:刘老创立的协调疗法,是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以紫苏子代半夏,用川椒换生姜,这样就解决了“协调基本方”的安全性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把进一步研究和评估“协调方”的安全性作为重要方向。

未完,明天继续......

作者:马文辉

马文辉,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三部六病”医学流派学科带头人。临床擅长治疗脾胃病、风湿免疫病、肿瘤病、老年病,对心身疾病尤为独到。

现任北京三部六病中医研究院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特聘专家,世界中医药联合委员会古代经典名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全科医生分会副会长,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西省老年医学会社区卫生分会会长、山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三部六病研究室主任。

曾获第二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山医院“首届名医”、山西省优秀青年科学技术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之星”等荣誉。

担任山西省卫生厅高级职称评审专家中医组成员。承担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项,山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项,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项目2项。主编学术著作11部,参编著作3部,发表论文40余篇,研制开发了六类制剂品。

马文辉教授历史文章集锦(值得收藏)

“三部六病”远程会诊已开通,长按下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马文辉教授专题柴胡剂类方的临床应用1